看好华夏幸福的主要逻辑
我看好华夏幸福的主要逻辑就两点:
一是土地特别是核心都市圈的土地是个硬通货。这些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本身是会增值的。通过科学规划、基础建设、产业导入、精益运营,可以让其成熟增值得更快。就像在河水中顺流而行,不用划船也会往前走;使劲划,船就会跑得更快。
华夏幸福的存货是土地,不存在贬值的风险、甚至会随着时间而增值。当然,如果周转时间太长,占用的资金成本高,支付的利息也相当于变相的折损。
二是招商引资的2.0模式,及华夏幸福持续增强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能力。
我以前写过,政府招商引资是1.0模式,华夏幸福招商引资是2.0模式,政府的招商引资业余、短期、局部、手段单一。靠基层政府的“万金油”们招商引资,除了“引老乡回家乡”这一招外,与无头苍蝇毫无区别。华夏幸福招商引资专业、手段丰富、长期、全局、可复制,效率比单个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大大提高。这是招商引资的革命,解决了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痛点,有利于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且随着华夏幸福更多的产业新城成功开发,树立了样板,那么华夏幸福在政府和公司的心中就会形成品牌效应。华夏幸福的招商引资能力和资源也会形成雪球效应。
附:2019年报公司对其核心竞争力分析及我的认识:
1、围绕核心都市圈,战略选址布局能力突出
(点评:以前讲战略卡位能力突出,一个大城市周边可布局20个点,公司占据1-2个点,是否可以说“卡位”。今年这个表述无疑更科学。这一条可形成公司的先发优势,但还不构成核心竞争力。如果公司的选址是独一无二的,构成“卡位”优势,就成了核心竞争力。此外,我心中有一个疑问是,有些布点是否还不够好?成熟很慢、地产开发很难?)
2、产业新城开发性PPP 模式先进
(点评:开发性PPP 模式确有其先进性,专业化的产城规划、开发、运营,效率也大大高于政府,很好地解决了政府人才不足、能力不足、眼光不足、资金不足、易滋生******等诸多痛点,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不构成核心竞争力。因为别的公司也可以这样做,并没有独占性。其实公司“产业+地产”的模式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当然这个优势是建立在产业发展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点评:这个可以构成核心竞争力)
4、建设宜居城市能力持续精益优化
(点评:这个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但也不构成核心竞争力)
(点评:特别是平安入股后,这个能力更加突出,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接近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融资利率不低,远高于万科保利等,显然这种能力还是有待大幅加强的)
6、“三新战略”注入业务发展新活力
(点评:这个我原来是比较担心的,增加了公司资金压力和业务的复杂度风险度。后来了解到是为平安过桥服务,倒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7、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保障业务稳健发展
(点评:华夏幸福绝不是那种可以傻子都可以经营好的公司,对经营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公司的股权结构、高薪酬、股权激励我认为有利于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护城河理论里,经营管理能力不是真正的护城河。我倒是觉得,突出的经营管理能力,是一个公司重要的护城河)
看好华夏幸福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它的股权结构、股权激励、经营团队。
版权声明:本文由华夏幸福全国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