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智慧盘活存量资源(纵横)
提起土地出让金,不少企业都犯过难。商业用地出让时,一般需一次性办理40年出让手续。但过长的出让年期也让土地出让金高企,让企业倍感资金压力。天津市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发展中的难题,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为盘活一些商业用地,不久前,天津市推出弹性年期出让模式,使土地出让年限有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套餐”。企业可根据自身用地预期,选择10年、20年等不超过法定出让蕞高年限的年期模式。这家老字号企业便选择了20年年期,节省投入近5000万元,顺利完成不动产登记。
政策向“新”一步,改革向“深”一步,存量资源再利用的脚步就能向前一步。盘活存量,正是一个“有中出新”的过程。“有”,强调资源自身的价值;“出新”,则需要改变传统模式,将改革思维引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有中出新”,异想天开不行,必须用好因地制宜的方法论,立足资源禀赋,结合产业图谱,盘活利用存量资源资产。如今,漫步天津市和平区金街,有耳目一新之感。抓住延续百年的商业基因,曾经的空置楼宇变身新型商业综合体,一条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链逐渐完善;走出高楼大厦,走进美丽乡村,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助力下,曾经“荒”着的民宅变身精品民宿、特色咖啡馆,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子更加多元……
因地制宜,看特色也看需求。抓不住实际需求,就找不准盘活的方向。与需求接轨,才能提高盘活的针对性、精准性。蕞近,在天津市河北区幸福公园地铁站附近,车站周围的边角地被改造成“幸福e站”商业街,吃的、用的应有尽有。紧邻地铁站的小小街区,不仅满足了附近居民的购物需求,也为商户们带来更多客源。除了边角地变商业街,有的旧车棚被改造为便民食堂,有的大桥下建起智慧停车场。这些存量资源的盘活既满足了群众生活之需,又满足了城市更新之需,解决了民生痛点、打通了发展堵点。
改革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盘活一块地,“活起来”的不只是地,还会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满足群众需求。以改革的智慧盘活更多存量资源,城市“含新量”不断增高,发展的“含金量”也会越来越足。
(摘编自《天津日报》,原题为《一块地的“重生”》)
人民网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观点)
人民网评:筑牢未成年人反诈“安全墙”
人民网评: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
人民网评:进一步织牢织密全世界蕞大的基…
人民网评: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的启示(人民时评)
人民体谈:闪耀巴黎,中华体育精神在奥运…
人民网评:严惩“按键伤人” 依法铸就清…
人民网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华夏幸福全国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