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什么2016年底账面现金高达600多亿元?
3月21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约85%,核心净利润同比下降约50%。
融创净利暴跌,已是板上钉钉。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融创走的非常艰难。在流动性危机的蔓延之下,孙宏斌自掏4.5亿美元,以无息借款形式注入融创集团。可对融创而言,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为避免融创成为下一个恒大,融创接连卖出杭州、上海等地多个项目,以回笼现金流。
一方面是,央行严厉打击“炒房”,用实际行动阻止房价高速攀升。另一方面,在“三道红线”之下, 融创等房企不得不启动大瘦身计划,“降负债”、“降杠杆”,去金融化。其中,对商品房销售造成蕞大影响的是,银行收紧了按揭贷款额度。这让整个商品房市场都陷入低迷之中。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的房子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双双下跌,融创的营收也没有例外。2021年,融创累计完成合同销售金额约5973.6亿元,同比微增4%。但融创增收不增利,2021年净利润预计暴跌85%。
在2020年,融创实现合同销售额5752.6亿,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如果按跌幅85%计算,融创2021年净利润很可能不超过54亿元,不到2020年的一个零头。
融创虽然净利润大幅下滑,但是,对比那些巨额亏损的房企而言,融创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在已发布公告的房企中,约有一半的房企预计亏损。其中华夏幸福预亏331-391亿,阳光城预亏45-58亿,蓝光地产预亏120亿,中天金融预亏25-40亿,新华联预亏29-31亿等。
此外,美好置业、皇庭国际、南国置业等上市房企,均在2021年陷入亏损。然而,泰禾集团却逆势扭亏为盈。在2020年,泰禾集团亏损50亿元,却在2021年顶住压力,预计实现盈利1.01-1.32亿元。预计盈利较高的房企主要有华侨城A和中南建设,预盈利分别在31.88亿至41.32亿元,7.08亿至21.23亿元之间。
2021年是一个转折点,中国房企排行榜已经出现深度变革。原来的碧恒万三巨头均已跌出前三甲,取而代之的是中海发展、华润置地和保利发展。原来增长势头迅猛的融创中国,则在现金流危机中失速。这是时代的变革,房企需要适应新时代下的精细化运营,去金融化的商品房运营,回归住宅的原有价值体系。
这需要房企对自我革命,刮骨疗伤,在行业巨变之中活下来,才能走得更远。
版权声明:本文由华夏幸福全国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