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华夏幸福“造百城”战略中国真需要那么多产业城?
他并不把自己归于房地产,美其名曰产业新城(但是房企颁奖也会去,表里不一)。他包含了地产、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地产提供住,园区提供产业和就业引入人口,城市建设就是打造道路、酒店、公园休闲娱乐配套,所以他定位是在造城市,造现代化城市(连垃圾桶、路灯都自己铺),不愿意被别人和万科之流混为一谈(从股价上也可以分出来,他的产业地产概念很好看)。
发展历史:他蕞早起家于廊坊,原先在当地开火锅店,后来搞装修,进入房地产,02年时候经高人指点开发固安县城(很有前瞻性),固安当年还是个破贫困县。03年国家开始集中整顿产业园,园区陷低潮期,但固安产业园有幸躲过一劫,06年在固安大规模投入...然后就是借壳上市到现在。
盈利模式:就是“园区+地产”,由于公司是在造城,投资巨大,于是用地产来回笼资金,园区地产按照正常来讲,更多的应该是服务园区,但是实际操作中有所偏差,除了园区部分企业的高官有实力来购买园区住宅,大部分的蓝领工人还是消费不起园区住宅,于是在固安得房子90%卖给了北京人。
由于不限购及差价巨大,导致固安得房子极其好卖。快速回笼了现金继而能够为后续产业新城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建设提供资金。利润来源的另一重要部分是招商落地额的45%,简单理解就是企业来投资100亿,政府要给结算给他45亿,由于成本就是人员的招商费用,导致毛利超95%。这一块促使他不断招商大项目,包括北汽集团,京东方,京东,只有企业投资额足够大,结算才能足够多。
这种模式的蕞大优点在于通过1、2级联动开发避开传统住宅的招拍挂的激烈竞争,凡是园区内的土地招拍挂,都是定向的都被他摘得,成本很低。而形势不好时放慢节奏,无需大量储备土地,减轻资金压力。
2014年上半年,老大王文学首次提出“三年建一百个产业园”的“三年百园”产业园扩张计划!
彼时,华夏幸福2013年全年销售额374亿,产业服务收入76亿。当年新拓展了四个园区:河北霸州、河北永清、河北香河和浙江嘉善,合计16个园区。
园区内产业园的规划对华夏幸福来说主观性比较强,比如园区内同一业态的企业聚集到什么程度可以升格为“产业集群”,再升格“产业园”,这个主要取决于华夏幸福自己的规划。
当时华夏幸福的16个园区中,文安、广阳、昌黎、丰台还在起步阶段;剩下7个园区处于规划定位阶段,只有六个区域的产业新城业务走上了正轨,按照2013年年报介绍大致成型产业园不到20个:
固安(2个):肽谷固安生物医药孵化港、固安航天产业基地
大厂(4个):节能装备、专用车及零部件、专用技术服务、文化创意与数字出版
怀来(3个):高科技产业、总部经济、绿色生态
苏家屯(3个):汽车核心零部件、高端专用装备、智能设备
香河(5个):智能机器人产业港、数字内容科技港、节能环保设备产业港、电子商务科技港、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无锡(2个):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智慧产业园、德国标准传感设备科技港
“三年建一百个产业园”,你在逗我吧?
这个疑惑很快被一年多以后的另一个报道打的稀巴烂。
2015年9月18日,王再向高管下达军令状,要求必须三年内完成全国百城布局!内部员工都认为:“百城战略和做一百个产业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该报道当时引起很大震动。
什么产业集群、产业港、科技港、科技园,那些虚头八脑的全都一边站!
这次的目标是直接攻城拔寨,******裸的抢地盘!抢地盘!抢地盘!
彼时,按照2015年半年报,华夏幸福拿下了22个园区,很有意思,复下盘,历史惊人的相似:
2014年有近20个产业园规划的时候,王喊出了“三年百园”;
2015年下半年有了20个园区,王又吹响了“三年百城”的号角。
2023年12月CPI同比降...
2023年11月CPI同比降...
版权声明:本文由华夏幸福全国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